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评审全攻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之基础认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通过严格的评审,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具潜力和价值的项目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例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新能源汽车” 专项中,众多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协同开展动力电池的前沿基础性探索研究。项目启动会按照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要求,审议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这充分体现了评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确保项目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评审过程不仅能够筛选出优秀的项目,还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突出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关注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对提交评价的论文、专利等作出数量限制规定,不将 “头衔”“帽子”“论文数量”“获得奖励” 等作为评价指标。这一举措为科研人员营造了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科技创新本身,提高项目的创新质量。
总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评审流程详解

(一)申报阶段

申报单位按照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申报单位推荐 1 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 1 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 1 个课题的负责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二)首轮评审

首轮评审原则上采取网络评议或通讯评议方式,实行 “背靠背” 评审。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对于非定向申报的单个指南方向,若申报团队数量不多于拟支持的项目数量,该指南方向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评审专家通过统一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数量原则上不少于 5 个,每个专家评审的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15 项。内容方面主要针对 3000 字摘要,侧重在思路和方向层面,以及与指南发布的方向是否一致等。首轮评审将遴选出 3 - 4 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轮正式申报。

(三)答辩评审

答辩评审原则上采取视频评审方式,申报单位与评审专家不见面,“让科研人员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专业机构提前 3 - 5 天组织专家通过信息系统浏览项目申报书并提出问题,匿名反馈给申报者,申报者可根据专家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答辩。由于专家已提前充分浏览材料,会议时间重点用于质询和答辩,适当压缩汇报时间。

(四)择优立项

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投票统计建议立项票数及比例,分数按照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的规则进行统计,不形成统一的专家组意见,避免少数人左右评审结论。对于支持 1 - 2 项的指南方向,原则上只支持 1 项,如答辩评审结果前两位的申报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进行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三、评审要点剖析

(一)必要性考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需充分考量其必要性,这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对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有着重大影响。在市场前景方面,以新能源领域为例,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重点研发新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光伏技术领域的投入,有望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高其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重点研发计划在这些领域的布局,将有助于我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例如,在医疗领域,生物技术的创新研发可以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可行性评估

重点研发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是项目成功的核心。以信息技术领域为例,量子计算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在可行性评估中,需要对技术实现的路径、所需的资源和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例如,量子计算的硬件设备研发需要高精度的制造工艺和稳定的运行环境,这对我国的制造业和科研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技术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与现有技术体系的兼容性。例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新的技术方案需要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流程相融合,确保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实现技术升级。此外,还需要评估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包括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科研成果和项目经验等。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确保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经济性分析

重点研发项目的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对投入资金进行合理估算。这包括研发设备的购置、科研人员的薪酬、实验材料的费用等。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中,大型试验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高昂,需要进行精确的预算规划。
同时,要对项目的产出和经济效益进行预测。产出可以包括专利技术、新产品的推出、技术标准的制定等。经济效益则可以通过市场份额的增长、企业利润的提升等指标来衡量。根据相关数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某些领域的投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经济效益增长。
此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经济性的影响。例如,技术研发的失败、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项目的经济效益低于预期。因此,在经济性分析中,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四)组织管理审视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的组织分工是重点研发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项目负责人需要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协调团队成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组织分工方面,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例如,在大型科研项目中,可以设立不同的课题组,分别负责技术研发、实验验证、数据分析等工作。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对团队成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提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四、评审方法与创新举措

(一)两轮评审方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泛推行的首轮网络或通讯评议与答辩评审视频方式具有显著优势。首轮网络评议或通讯评议实行 “背靠背” 评审,确保了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种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专家能够参与评审,提高了评审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每个专家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内,独立地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避免了现场评审可能带来的人为干扰因素。同时,网络评议或通讯评议也提高了评审的效率,减少了评审的时间和成本。
答辩评审原则上采取视频方式,申报单位与评审专家不见面,真正实现了 “让科研人员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科研人员,也提高了评审的效率和质量。专家在视频评审前,已经通过信息系统提前浏览了项目申报书并提出问题,申报者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答辩,使得质询和答辩环节更加深入和有效。此外,视频评审还可以全程留痕,便于后续的查询和追溯,保证了评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专家库建设

国家科技专家库对评审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部按照统一建设、科学管理、规范使用、有序开发的原则,依托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建设完善国家科技专家库。在专家遴选方面,严格遵循 “随机抽取、利益回避、专业吻合” 的原则,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评审专家。例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七大农作物育种” 试点专项中,全部 34 名评审专家均严格按照提前制定并报送的专家抽取方案,由专人从 “七大农作物育种” 领域的核心库中按照 1:1 的比例随机抽取产生。评审专家组组长则由专家组成员自主民主推选产生,同时严格执行专家回避制度,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为进一步发挥国际专家的作用,研究出台了《科技部关于推进外籍科学家深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指导意见》,邀请外籍科学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战略研究和任务布局等顶层设计,推动外籍科学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鼓励外籍科学家领衔和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据统计,目前已有众多外籍科学家参与到我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信息管理与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依托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过程信息管理。在申报、受理审查、立项评审等各个环节均在该系统平台完成,对项目评审全流程进行记录,评审专家抽取和视频答辩评审会全程录像录音,评审专家和项目申请单位的通知联系电话进行录音,电子记录、多媒体记录和纸质记录俱全,实现了评审系统全程留痕。这使得管理全透明,全流程可查询、可申诉、可追溯、可问责。
同时,加大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按照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的原则,在评审前公开评审专家遴选标准和评审专家名单,将管理全流程信息及时主动向全社会公开,增强管理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让管理履职在 “阳光下” 运行。例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七大农作物育种” 试点专项评审中,农村中心在评审前分别于 3 月 22 日和 3 月 29 日在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网站公告了评审专家遴选标准和评审专家名单,提高了评审工作的公信力。

五、评审的价值与展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具有重大价值。首先,它确保了国家科研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严格的评审流程,筛选出最具潜力和价值的项目,避免资源浪费,使有限的资金能够投入到真正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中。
其次,评审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在评审过程中,不将 “头衔”“帽子”“论文数量”“获得奖励” 等作为评价指标,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科技创新本身。
再者,评审促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鼓励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联合团队,共同攻克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
然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防止评审过程中的 “打招呼”“请托” 等违规行为;如何更好地发挥外籍科学家的作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如何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等。
展望未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将不断创新和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评审方法和技术也将不断更新,更加注重对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估。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科研团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评审违规行为的惩处机制,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通过不断努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将为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助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标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评审全攻略 ,发布者:栋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发项目流程管理系统:高效研发的得力助手
上一篇
研发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制度:为创新保驾护航
下一篇

相关推荐